薪火相传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“朋朋哥哥”张鹏做了15年博物馆志愿讲解
28365365游戏5月28日讯(记者 罗晓娜 文/摄)薪火相传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“朋朋哥哥”张鹏5月27日晚来到上海交大,讲述各大博物馆奇妙的文物故事。“朋朋哥哥”自2003年起从事博物馆志愿讲解工作,15年义务讲解的磨练果然不一般。他的讲解通俗易懂,风趣幽默,不仅常引得小朋友们爆笑,也让大人们捧腹。自称“吃货”的“朋朋哥哥”讲起文物,好多都没离开“吃”。
面条——四千年前的一碗面条,是小米和黄米粉做的
至今发现的历史最久远的一碗面条,四千年前的一碗面条,是考古人员打开文物碗的盖子无意发现的。考古人员拍了张照片,赶紧把它扣上,带回实验室去。再打开一看,碗还在,面没了,为什么呢?变成粉了,粉化了。幸亏还有这张照片,可以让我们看到那碗古人吃的面条。
“一个小朋友听完我讲这个,说:嗯,这是这碗面条的遗照。”“朋朋哥哥”说,“这是它留下的第一张照片,也是最后一张照片。就只能看看这碗面,是用小米和黄米粉做的。” 记者从大屏幕上的照片上看,面条粗粗的,很有如今的西北面条的特点。
“朋朋哥哥”说,“小麦能做面条,因为它里面有一种东西可以塑性,小米和黄米很难塑性,那这碗面条到底是怎么做的?回去可以思考。”
爱吃面条的古人很多很多,忧国忧民的杜甫给凉面写了一首好长好长的诗,“青青高槐叶……”染了绿叶汁,又放入冰里冰过的凉面,让杜甫足足写了一百字的诗。那古人如何用冰的呢?“朋朋哥哥”用图片展示了考古发现的古人制冰的工具——铜鉴缶。
不仅各种面条,从许许多多出土的文物里,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祖先“舌尖上的智慧”。
四千年前的面条是这样的
馒头——我们祖先6000年前就发明了蒸锅,叫作“甑”
“朋朋哥哥”说他最喜爱的食物是馒头,“我很喜欢吃馒头,因为我总觉得米饭吃不饱。你想,吃两馒头,喝碗面汤,肚子里一发……”(全场哄堂大笑)“非常地有满足感,对不对?但是你想一想,如果没有我们的祖先发明蒸锅,如果没有我们的祖先开始种小麦,如果没有发明了磨盘,把小麦磨成粉;如果没有我们的祖先有了酵母,蒸出来叫做‘开花蒸饼’的发面馒头,我们今天会有馒头吗?馒头里面有我们古人几千年的智慧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并不是束之高阁、高高在上的,它就是在我们的生活里。”
“朋朋哥哥”用大屏幕展示了一件半坡博物馆的展品,“上面有一个陶碗一样的东西,里面有7个小眼儿,底下的这个罐子里可以放热水,然后蒸汽会把里面的东西加热熟。这是一个蒸锅。半坡是6000年前的母系氏族的一个村落,我们的祖先6000年前就发明了蒸锅。这个蒸锅的名字叫作‘甑’。”
汽锅鸡———3000多年前的“汽锅”叫“汽柱甑形器”
“给大家看一道菜,”,“朋朋哥哥”在大屏幕上亮出一张诱人的照片,红瓦罐的汽锅鸡。“汽锅中间有一根柱子,利用蒸汽把食物加工得更美味。大家再看一看这件青铜器,”大屏幕上出现了三千多年前的“汽锅”。“中间长了个柱子,柱子中空,有四片花瓣,每个花瓣上有一个眼儿,这要加个盖子,那就是个汽锅。我们不能说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青铜汽锅,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‘汽柱甑形器’,其实就是一个汽锅。你看我们古人把蒸这项技术发挥到这样一个丰富的地步。
小麦最早怎么吃?粒食,一粒一粒吃,它不磨成粉,产量本来低,就不会想把它精细地加工,能够填饱肚子就已经不错了对不对?后来我们才把它磨成面粉,但即便是磨成面粉,各位大朋友有没有考虑过,我们还是喜欢吃在嘴里一粒一粒的那种满足感。我们有粒食的习惯。小麦磨成面粉,面粉加工成面饼,我们又把面饼掰成了一小块一小块,陕西有一个名小吃叫牛羊肉泡馍,一定要掰成指甲盖儿那么大。看,我们又回归到了吃粒食、一粒一粒的那种感觉。
鸡蛋——2000年前一罐鸡蛋,被考古人员找出来了
“朋朋哥哥”说他在博物馆里居然看到了鸡蛋,一惊:“非得放在展柜里面,而且旁边还有一只鸡蛋单独放在一个小盒子里。难道下蛋的是公鸡不成?”后来才知道,这罐鸡蛋两千多年了。两千多年前,古人藏了一罐鸡蛋,被我们今天的考古人员找出来了。
难以想象吧?中国的博物馆多达5000家!“朋朋哥哥”说:有小朋友说我不喜欢刷牙,江苏扬州有中国牙刷博物馆,你去看一看吧。有小朋友说我喜欢踢足球,山东淄博有个中国足球博物馆,我说你去看看,了解了解我们中国足球的历史。博物馆是能够展示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个空间,这五千家博物馆是在册的,还有很多没在册的。
“朋朋哥哥”说,博物馆不是一个旅游景点,它是我们每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场所,这里收集了人类的记忆,这里珍藏了民族的灵魂,这里抵御了岁月的剥蚀,这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。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记忆,当你老去回忆起来,人生会很精彩;一个国家因为拥有了自己的记忆,国家才更显厚重;一个民族拥有了自己的记忆,这个民族才得以延续下去。请大家带着一份对逝去记忆的尊崇感,让我们多多地走进博物馆。
编辑:李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