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击区块链——冰与火的碰撞

  区块链最近有多火?一句话可以概括:比特币早已众人皆知,更加新奇的“瑞波币”“云养猫”等也在不断刷屏,甚至做游戏的、卖茶叶的、卖海鲜的,都纷纷宣布要进军区块链市场。

  值得注意的是,区块链并非新概念,而且这波热潮背后的参与者不乏“伪区块链”公司。最近区块链概念股戏剧性的大起大落,就给热情的投资者们浇了一盆冷水。

  早在十年前就被提出的区块链,为什么突然受到关注?区块链究竟是海水还是火焰?

  区块链概念股扩容3倍

  实际上,区块链在国内资本界引发关注,这并不是首次。

  早在2015年下半年,首届全球区块链峰会“区块链-新经济蓝图”在上海举办的同时,微软、IBM与亚马逊等全球高新技术企业就相继建立了区块链技术平台。因此,2015年也被称为“区块链元年”。

  进入2016年,区块链概念就开始不断升温,不少A股上市公司纷纷表态涉足这一业务。当年4月,一份《A股第一批涉足区块链名单》在业界流传。名单里被认为涉足“区块链”的上市公司包括广电运通、高伟达、飞天诚信等12家。所以说2016年,区块链已经首次在A股市场成为焦点。

  不过如今看来,这一焦点的热度更高了。截至2018年1月13日,东方财富网上区块链板块下的上市公司共有37家,而同花顺i问财和WIND数据中显示的“区块链概念股”则涵盖了40家。

  换句话说,与2016年4月相比,不到两年的时间,A股中被认为拥有区块链概念的上市公司总数已经翻了3倍。

  溯源区块链

 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呢?除了概念“炒作”的成分,区块链自身究竟有哪些“炒作”资本?

  区块链的起源很早,这并不是新概念。2008年末,化名为“中本聪”的神秘人士曾在论坛中发表了一篇论文《比特币: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》,首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。

  它是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技术方式,而并非一款具体的产品。其基本思想是:通过建立一组互联网上的公共账本,由网络中所有的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,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。

  “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参与交易的多方主体共同记账,交叉认证的交易确认机制。”国家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所所长于佳宁表示。

  以汇款为例,简单说明一下区块链的工作原理:假设A想要转钱给B,这笔交易以一个“区块”作为代表,该“区块”会广播给网络里的所有参与者,在参与者同意这次交易有效后,该“区块”就会被添加到“链”上,这条“链”可以提供永久和透明的交易记录,资金便得以从A转向B。

  “区块链技术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加透明、高效、可信任的世界,它通过不可篡改的账本技术,通过激励机制,让资源共享、点对点交易成为可能。”区块链投资人黄亮新表示,区块链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它的账本数据库、PoW等共识机制、P2P网络以及代币激励机制实现网络的自运行,它的优势在于公开、透明、不可作假、自运行。

  于佳宁则称,区块链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各交易主体的情况相对公开透明,违约和欺诈相对比较困难,配合智能合约等技术,可以使得交易各方不存在充分信任关系的情况下,即可开展交易,它甚至能够让陌生人一起没有顾虑地合伙做生意,形成新型的经济组织。

  因此,于佳宁强调,区块链技术有望打造“价值互联网”,进而推动整个经济体系实现技术变革、组织变革和效率变革。

  产业区块链发展空间大

  谈及“区块链”的含义,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。而说到实际运用,能够联想到的也只有“比特币”。那么,区块链技术目前的运用情况究竟如何?在国内有没有清晰明确的运用场景?

  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秘书长王雷介绍,在国内,区块链技术还没有迎来大规模运用。虽然在数源防伪方面已经有了小规模开展,比如有创业公司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农产品信息跟踪,但这样成本太高,没办法进行大规模推广。

  尽管这轮区块链热潮中夹杂了“不纯粹”因素,但并不影响业内人士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前景预判。区块链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技术,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。区块链经济的核心不在技术,而在于商业逻辑的重构。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,更是一场认知革命。目前国内有很多公司开始探索和布局区块链,2018年将是区块链步入实际应用的阶段。

  互联网专家、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:“现在,区块链经济已经处于爆发前夜,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人类可以创造出非常丰富的服务及产品形态,在金融、政府、企业、跨行业等领域有大量的场景适合区块链技术。”

  于佳宁则评价,区块链技术有很大优势,但也有其局限性,它不是万能神药,并不是所有的交易应用都适用于使用区块链技术,因此,不应该矮化区块链技术,更不能神化区块链技术。未来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项目,也就是“产业区块链”项目,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特别是将区块链技术与下一代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相结合,将会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。

  企业为何提前“排队入场”?

  监管已在路上

  企业排队入场的盛况引发了诸多质疑。“不少公司手中有大量业务项目比区块链技术更成熟、更实际,区块链技术对这些公司而言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。”一位研究区块链的业内人士表示。他认为,许多公司涉足区块链,并不是技术驱动,而是利益使然。蹭区块链概念,发行山寨的虚拟货币已成为一些公司实现融资、改善财务状况的手段。

 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网络的底层架构基础技术,其最大的意义就是与传统行业结合,构建更加安全、可信、透明的交易、结算等网络体系。也正因如此,风口上的区块链项目被一些老牌传统企业视作寻找新出路的“救命稻草”。有评论认为,无论是真正发展区块链技术,还是为了蹭热度,只要公司的股价上涨了,其目的也就达到了。

  “区块链及数字货币投资是带泡沫的啤酒。不尝泡泡喝不上啤酒,但是泡泡占了90%。”近日,投资过多个区块链项目的投资人薛必群撰文表示,现在区块链项目已经太多太滥了,这些项目并非真正想用区块链技术改变行业。

 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表示,区块链虽然发展迅速,但是有一些核心问题并未得到解决。一方面,目前数字储存的技术不能满足区块链的应用;另一方面,目前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有限,导致了区块链的运算效率较低,因此,区块链虽然是一个前景非常广泛的技术,但离成熟尚远。

  事实上,从近年来开展区块链项目的企业表现来看,投入区块链研发仍是一项风险极高的举措。2017年,不少区块链行业报告表明,许多区块链技术先行企业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,最终却所获甚微,甚至一无所得。

  招商证券也指出,从目前看,各大互联网公司试水的区块链应用依旧以发行“代币”或实现“积分管理”的类型为主,功能相对单一,依旧处于初级阶段。而区块链真正的潜在应用空间(金融、政务、医疗等)尚需时日慢慢挖掘,短期内尚不具备大规模落地条件。

  上市公司纷纷进军“区块链+”,众多“蹭热点”、无实质技术的“伪区块链”公司在资本狂潮的助推下走上“神坛”,这势必会招致监管层的关注和严格监管。

  对于虚实难辨的区块链,监管部门已传递出从严监管的信号。2017年9月4日,央行发布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,叫停所有代币发行融资项目。此后,国内所有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产品,均极力与代币募资、二级市场交易等监管红线内容划清界限,但区块链产品的场外交易以及一些公司打擦边球的现象并未停止。

  1月16日晚间,深交所在其官方微信号上发文称,将强化区块链概念炒作监管。深交所表示,近期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公告和互动易发布了涉及区块链概念的信息,部分公司股价涨幅较大。深交所对此高度关注,及时对17家公司采取了问询、关注和要求停牌核查等监管措施,要求相关公司就涉及区块链的投入、业务和盈利模式、具体进展情况、实现收入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等进行核实澄清并充分提示风险。综 合